龋齿疾病是很多见的,在患上龋齿疾病之后,患者在饮食上,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,在吃到一些冷热或者是酸甜的食物之后,敏感加剧,龋齿的症状是很多的,龋齿发炎适用于哪些人群?
1)牙齿刚萌出时,牙的钙化程度低,表面不光滑且有许多微孔,这样的牙齿耐酸性差,细菌易猫附在牙面上形成牙菌斑,故易发生龋齿。
2)初萌的牙齿,特别是年轻恒牙咬合面的沟、窝、点隙多而深,此处易使食物嵌塞滞留,隐藏细菌,且洗牙、漱口不易清洁,所以容易患龋。
3)儿童牙齿咀嚼功能较弱,吃的多为软食,且其中又常含有大量的糖分,易发酵产生酸,而易发生龋齿。
4)喜吃零食,目前儿童的食物多为含糖量高、豁稠性强,质软而精细的食物,如蛋糕、面包、饼干、各种糖果。
5)儿童睡眠时间长,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,唾液分泌量减少、流速低,唾液机械冲洗作用下降。
如何发现宝宝形成龋齿?
根据龋齿破坏的程度,龋齿可分为浅、中、深龋。
浅龋。病变只在釉质内,牙齿的颜色本来应该是同个颜色,当表面开始有黑点或是脱钙的白点出现,或是某处老是塞住食物,表示此处牙齿的珐琅质已遭到破坏,患儿无不适感。
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,在口腔里残留的食物残渣上繁殖,发酵而产酸,使牙齿被腐蚀,软化,脱钙,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。
1、浅龋:龋蚀破坏只在釉质内,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青色斑点或斑块,表面粗糙。继而形成表面破坏。邻面龋开始发生在接触面下方,窝沟龋则多开始在沟内,早期都不容易看到。
2、中龋:龋齿继续发展,已达到牙本质,形成牙本质浅层龋洞。患者对冷水、冷气或甜、酸食物会感到牙齿酸痛,但刺激去掉以后,症状立即消失。这是在为牙本质对刺激感觉过敏的缘故。
3、深龋:龋蚀已达到牙本质深层,接近牙髓,对冷、热、酸、甜都有痛感,特别对热敏感,由于龋洞离牙髓比较近,龋洞内的细菌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容易渗透牙髓组织,引起急性牙髓炎,使患牙发生剧烈疼痛。
4、残冠:深龋如不及时治疗,牙冠大部被龋蚀而破坏,成为残冠。牙髓也是因为炎症而发生坏死,病牙的疼痛感觉反而减轻或消失。这时细菌可通过牙髓向根尖扩散,引起牙齿根尖部的病变。
5、残根:龋齿发展到最后阶段是牙冠完全被龋蚀所破坏,仅留下残根。残根如不及时治疗,往往是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根,应予重视、拔除。
1.预防龋齿要从怀孕开始,孕期要及时补充高蛋白、钙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保证胎儿牙胚发育。
2.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比如饭后漱口,2岁半左右洗牙,睡前不吃糖和零食。
3.牙列不齐会导致食物嵌塞或滞留,从而导致龋齿。因此,预防牙列不齐的发生,有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。比如保留的乳牙、多生牙要及时拔除,错位牙、缺牙要矫正。
4.婴儿的食物应多样化,以提供牙齿发育所需的丰富营养,还应注意咀嚼更坚韧的食物。
5.定期检查口腔,早发现龋齿,早治疗。2~5岁儿童要求每2~3个月检查一次,6~12岁儿童要求每半年检查一次,12岁以上儿童要求每年检查一次。
6.各种含氟产品的应用,如含氟牙膏、膏体、水剂等,都有利于防龋效果。
7.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导致龋齿的因素。
8.涂防龋漆。(编辑300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