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牙齿经过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考验,已日趋成为一项成熟的口腔修复治疗手段。同时,由于种植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商品化开发中的巨大投入,以及在临床应用中所需的高技术医疗基础环境(如X线检查设备,技工设备等)的支持,使得种植牙齿成为一种相当昂贵的治疗方式。为了保证高成功率,复杂的治疗程序和漫长的治疗时间在所难免。种植牙齿可以使许多常规修复方法面临的难症迎刃而解。聊城可摘式可摘式种植义齿手术之后的护理方法?
1种植牙齿适应证
1)个别牙缺失:邻牙完好无损、不愿磨除牙体组织的患者;
2)少数牙缺失:不习惯活动牙齿、不愿磨牙作固定牙齿、咬合关系正常的患者;
3)多数牙缺失的肯氏Ⅲ、Ⅳ类:常规采用可摘部分牙齿修复,采用固定修复则桥体跨度大,种植牙齿修复采用联合天然牙混合种植固定修复;
4)游离端缺失肯氏Ⅰ、Ⅱ类:种植体、天然牙混合桥
5)全口牙列缺失:覆盖式全口牙齿
6)颌骨缺损常规方法失败者:种植体增加固位力
7)正畸治疗支抗
2种植牙齿禁忌证
1)全身因素
①心血管:冠心、风心、先心
②血液:血友、贫血、再障、白血病
③内分泌:甲亢、糖尿、类风湿
④泌尿:肾炎⑤神经:精神、癫痫
⑥代谢障碍
⑦对钛金属过敏
⑧精神紧张不合作
2)局部因素
①牙龈、粘膜病:扁平苔藓、复发性口炎、口腔白斑
②牙周病
③骨质和量
④颌骨疾病:肿瘤、囊肿、血管瘤、骨髓炎、鼻窦炎
⑤缺失牙区矩离:不应少于高10mm,宽8mm
⑥严重错咬合、紧咬牙、夜磨牙症、不良习惯
3种植手术的适应证
???(一)种植材料应具备的条件
???1.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种植材料必须对机体组织无毒、无刺激以及不会引起变态反应。作为终身植入材料,其本身应不受生理环境的影响,在体内稳定,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,对体液有充分的抗腐蚀性,生物安全性好,与相邻的骨组织能产生正常的生理反应,发生牢固的结合,以发挥种植牙应有的咀嚼功能。
2.个别牙缺失的患者,缺失牙区种植床颌骨骨质正常,有充足的附着龈,无对牙合牙伸长,邻牙牙周健康,缺牙间隙正常。
3.多数牙缺失的患者,拟用固定牙齿修复,为了减轻缺牙间隙两端基牙的负担,中间需用种植牙来修复缺失牙或用种植牙来做固定牙齿的基牙。
4.游离端缺失的患者,缺失区牙槽嵴严重吸收,不能承担可摘局部牙齿基托的负担者。
5.全口牙缺失的患者,其牙槽嵴严重吸收,以至于过分低平,肌附着位置过高,牙槽过高,牙槽嵴吸收呈刃韧状,舌的体积过大或者动度过大等,以及做过多次传统的全口牙齿失败者。
6.患者因心理或生理原因,不能习惯戴用具有较大基托的可摘牙齿,有的患者因基托的刺激出现恶心或呕吐反应者。
7.颌骨缺损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失败者,可用种植方法增加修复体的固位力,此外种植体还可以作义耳义鼻的固位体。
1、按植入部位及手术方式分类
1.骨膜下种植
2.骨内种植
3.穿下颌种植
4.下颌升支种植
5.牙内骨内种植
2、按种植时机分类
1.即刻种植:是指牙齿拔除后,立即将种植体植入牙槽窝。
2.延期种植:是指拔牙后三个月、待拔牙创口愈合,牙槽骨吸收稳定后作牙种植手术。
3、按手术次数及种植体结构分类
1.一段式种植:通过手术将体、颈、基桩为一体的种植体(一段式种植体)一次植入骨内,这种方法植入后基桩暴露于口腔内,在骨组织的愈合阶段受到一定的功能负荷和口腔环境因素的影响,不利于骨组织的愈合。
2.二段式非埋植型种植:只通过一次手术将可拆卸基桩的种植体(二段式种植体)植入组织内的方法称为二段式非埋植型种植。待骨愈合结束后,将基桩与种植体相连,不需要第二次手术即可进行种植牙齿修复。
3.二段式埋植型种植(二次性种植):分二次进行手术,第一次将种植体植入使其在黏膜下愈合,待骨组织愈合后,再行第二次手术将基桩与种植体体部相连。
4、按固位方式分类
1.固定式种植牙齿:是借助粘固剂或固定螺丝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基桩上。该牙齿戴入后,患者不能自行取戴。可分为
①桩外粘固种植牙齿
②基桩内粘固种植牙齿③可拆卸式种植牙齿
2.可摘式种植牙齿:是依靠基桩、牙槽嵴和黏膜共同支持的局部或全颌覆盖牙齿。
5、按缺牙数目和修复方式分类
1.单个牙种植牙齿-种植单冠
2.多个牙种植牙齿-
通过手术直接植入颌骨内。周围牙龈痊愈后,还需要进行后续手术将支撑物与原来的植体结合起来。最后,可在植体上安装牙齿,或者是在牙桥上安装一排牙齿或是全副牙齿。(编辑3002)